世界在变,机遇稍纵即逝。如何面对当今世界,迎接新的挑战,寻找新的机遇,创造新的价值,是我们必须要正面回答的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12月7日,部分陕西法律届人士汇聚陕西瑞森律师事务所,面对面深入探讨交流新时代律所破局之旅、发展之道。

近期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司法厅多次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引导和鼓励我省法律服务机构为涉外经济活动提供国际贸易、投资、涉外知识产权等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我省涉外法治工作的能力水平,同时积极鼓励陕西律师和律所走出去,培育壮大涉外法律服务力量。
“一带一路”把世界的机遇转化为中国的机遇,作为陕西律师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走出去?
陕西省律师协会秘书长张新春表示,陕西律师要更好地发出陕西律师的声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是要“走出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主动投身涉外法治建设,在律所和律师“走出去”的同时,更好地护航企业“走出去”。二是要“立得住”,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着力提升律所管理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法律服务产品开发,以争创西部示范、打造全国一流的目标建设国际化律师事务所。三是要“行得稳”,要依法依规诚信执业,通晓和遵守国内法律法规与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国际惯例的公认准则和通行做法,为国内外“走出去”“请进来”的企业提供双边或多边专业法律服务,解决法律纠纷,规避法律风险,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树立陕西律师良好形象。
陕西金镝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增社谈到,目前陕西有律所847家,外来分所70多家,几乎占陕西律所十分之一,而陕西律所走出去办的分所仅30余家。陕西律师目前的人数、专业能力等,是有实力走出去;而走出去,是律师、律所发展的需求,也是陕西律师行业发展的需求。
陕西云德律师事务所丁云波主任认为,从全国层面讲,陕西律师具备文化底蕴深厚、高校教育学术资源丰厚、西安具备举办中亚峰会、欧亚论坛等有利时机、西安距中亚国家距离近等优势,陕西律师有能力、有自信、有文化、有资格去做西部一流,能在一带一路上成就陕西律师的高端品牌。

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尚淑莉副主任认为,本土律所都不同程度面临着市场饱和、地盘挤压、获客单价愈来愈低等严峻问题,谋求发展已迫切而必要。走出去,从内在驱动力上讲,光有愿望不行,还要有开拓的勇气并积极行动起来。既要有守拙的底气,也要保持创新的热情;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要从品牌张力、业绩共享、业务能力支撑、管理理念契合、商业模式打造以及资金投入支持等方面做好谋划。从方法上讲,应紧随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企业,重新定位,发挥好法律服务者与法律媒介的作用。



陕西瑞森律师事务所梁会琪主任认为,基于陕西瑞森十年发展,在人才加持、资金实力、人才储备、合伙人能力等方面,都具备走出去条件。目前走出去第一步是实现陕西法律服务全覆盖,省外分区域试点布局,从而实现律所规模化发展愿景。








实干兴邦,舍我其谁!陕西律师如何走出去?关键是什么?陕西瑞森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张学明律师讲到,通过大家的深入交流探讨,我找到了答案:关键是观念、关键是行动、关键是人才、关键是团结一致!他呼吁大家发扬“真诚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当代法律人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感推进中国法治建设有益探索!







END
编辑:瑞森新媒体团队
审核:聂晶晶律师